2015年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新成效
2015年,全省各地、各部门和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坚守安全生产红线,进一步强化责任,依法治安,注重预防,狠抓治本,全面开展“铸安”行动,严执法、排隐患、强管理,保持了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持续好转的势头,突出表现为“三个持续下降,三个控制良好”。
——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
——重点行业领域事故持续下降。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45.0%、64.7%;建筑施工同比分别下降21.2%、15.8%;工矿商贸其它同比分别下降28.3%、29.5%;道路交通同比分别下降16.7%、2.3%;水上交通同比分别下降9.1%、14.3%;铁路交通同比分别下降 15.9%、13.2%。危化品、烟花爆竹、民航飞行、渔业船舶、农电等重点行业领域未发生造成人员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
——相对指标持续下降。初步测算,亿元 GDP事故死亡率 0.129,同比下降11.0%;工矿商贸十万就业人员死亡率0.691,同比下降29.8%;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2.126,同比下降1.7%;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133,同比下降65.5%。
——安全生产主要指标控制良好。
——大多数统计单位安全生产控制良好。22个统计单位(16个市、2个直管县,淮南矿业、淮北矿业、皖北煤电、国投新集),有21个单位事故死亡人数在控制范围之内(淮北矿业超27.3%)。 12个市实现了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铜陵、池州、宿州、滁州、宣城事故起数分别下降67.3%、44.7%、31.6%、27.1%、26.0%;淮南、铜陵、池州、阜阳、六安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4.0%、16.7%、11.4%、8.4%、7.8%。宣城未发生较大以上事故,宿州、淮南、马鞍山、池州较大以上事故起数分别下降 75%、66.7%、50%、50%。淮南矿业集团、国投新集集团未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皖北煤电集团实现了安全生产年。
——重点行业领域指标控制良好。煤矿、非煤矿山、建筑施工、工商贸其它、道路交通、铁路交通、农业机械事故死亡人数分别占全年控制指标的52.9%、52.4%、73.9%、55.2%、97.3%、86.8%、53.3%。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落实责任,责任体系不断完善。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多次研究安全生产重大问题。王学军书记20次,李锦斌省长30次就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亲力亲为,并与300多名党政主要负责人面对面谈心谈话,压实安全责任。
(二)标本兼治,“铸安”行动全面开展。印发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全省安全生产“铸安”行动的通知》,召开全省紧急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开展“严执法、排隐患、强管理”专项行动。按照隐患排查“三覆盖、四不留”的要求,组织检查组2.1万余个,检查企业10万家次,排查一般隐患19万项、重大隐患460项,停产整顿企业737家,关闭取缔企业528家。
(三)突出重点,专项整治持续深化。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打非治违”、危化品专项整治 “三项行动”。对全省51座煤矿、1000多座非煤矿山进行会诊式检查。明确了232座尾矿库、5000多座水库包保责任人。完成危化品领域提升本质安全水平3年专项行动(2012—2015)目标任务,累计对138套化工装置完成了安全设计诊断,对478套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化工装置完成了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对110套在建项目开展了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对31家城镇人口密集区域危化品企业实施了关闭或搬迁。全年关闭小煤矿5座、非煤矿山268座、尾矿库30座。煤炭行业采取治本之策,剖析开采条件,提出设定“禁采区”“缓采区”“一优三减”和重大灾害防治规划等建设性意见。 2.8万家企业完成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2.4万家企业开展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1.5万家企业达到要求。摸底调查职业病危害接触从业人员54.5万人,建立职业病危害企业监管档案。
(四)深入排查,隐患治理攻坚克难。针对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季节性、时段性薄弱环节和突出隐患,在全省深入开展了冬季安全生产大检查及 “回头看”综合督查、春季安全生产大检查、夏季和汛期安全生产大检查等季节性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全省共排查出的514处油气管道隐患已完成整治507处,完成率为98.6%,其中长输油气管道隐患整治任务全部完成。剩余的7处隐患,全部为安庆石化厂际油气输送管道隐患。安庆石化“8828”迁建工程顺利启动,朝着彻底治理隐患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依法停运中航油安徽分公司黄山供应站输油管道。省政府挂牌督办的50处重大火灾隐患全部销案。 68座隐患隧道全部完成治理,85处道路事故多发点段已完成整治84处。
(五)固本强基,保障能力快速提升。 30个安全生产关键技术项目进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科技“四个一批”项目,21个项目荣获第6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煤矿深井开采灾害防治技术入选国家安全科技支撑平台。启动高危行业“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专项行动,针对单班超千人矿井制定减人措施,确定42家省市级危化品和非煤矿山科技强安示范企业,选定3个基础较好的煤矿矿井作为机械化、自动化建设示范矿井。安徽开发矿业公司“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经验做法受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肯定,向全国推广学习。举办全省第一届危化救援技术竞赛,组织开展了全国客运索道应急救援、合肥市轨道交通工程应急救援、省暨合肥市尾矿库溃坝险情应急处置等综合演练。
(六)建章立制,依法治安全力推进。出台 《安徽省非煤矿山管理条例》《安徽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和《省政府安委会工作规则》等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的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制定《煤矿副矿级以上人员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管理办法》,变“事后追责”为“事前问责”,148名副矿级以上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被记入违规档案。公布2185名终生禁驾人员名单。举办全省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电视大赛,普及法律知识、助力“铸安”行动,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全年调查结案事故146起,省政府牵头调查的较大以上事故调查报告全文上网公开,警示效果明显。
生命至上,安全为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更高要求。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局常委会上强调 “血的教训警示我们,公共安全绝非小事,必须坚持安全发展,扎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堵塞各类安全漏洞,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又提出“五个必须”的明确要求,也就是必须坚定不移保障安全发展,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必须深化改革创新,加强和改进安全监管工作;必须强化依法治理,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必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必须加强基础建设。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王学军书记、李锦斌省长为此专门作出批示。各地各部门各单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部署上来,更加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牢固树立打持久战思想,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精神,把安全生产这根弦绷得紧而又紧,把安全生产工作抓得严而又实,切实履行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神圣职责。
谱写2016年安全生产工作新篇章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实施调转促行动计划的攻坚之年。 2016年安全工作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筑牢“底线思维”,以深化安全生产“铸安”行动为总抓手,切实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党委和政府领导责任三个责任体系,狠抓改革创新、依法治理、基础建设、专项整治四项重点工作,促进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确保“十三五”安全生产工作开好局、起好步。主要目标是:努力实现事故总量继续下降、死亡人数继续减少、重特大事故得到遏制三项任务。重点工作是:“五个突出,五个着力”。
(一)突出明责问责,着力完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是落实党政领导责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要求,研究出台相关文件。深入推进党政“五级五覆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结合国务院安委会《省级政府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办法》的制定出台,制定我省《市级政府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办法》。二是落实行业部门监管责任。修订《省政府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按照“三个必须”的要求厘清重点领域各有关部门的安全监管职责,建立负有安全监管职责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和权力清单。三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将企业安全生产“五落实五到位”向规模以下企业拓展延伸。修订完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岗位安全责任描述活动。四是加强责任追究。完善安全生产考核机制和办法,并与干部任用相结合。建立实施安全生产巡查制度,上一级政府安委会对下一级政府安全生产职责履行和重点工作部署落实情况进行巡视检查。
(二)突出重点整治,着力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深入开展“铸安”行动,打好打非治违阻击战、专项整治歼灭战、隐患排查持久战,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全面推行“两客一危”车辆动态监控。建筑施工,扎实开展建筑工程安全质量专项治理行动,突出整治施工现场基坑支护、脚手架等五类分部分项工程,推进建筑起重机械、高大模板安全专项整治。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轨道交通等大型公共建设工程、市政管网检修疏浚工程以及燃气安全生产等的安全管理力度。特种设备,深入开展电梯安全“4+2”系统建设(“电梯安全责任体系、工作督查体系、维保工作评价体系、监管数据体系”和“电梯安全工作专项督查、电梯维保大比武”两项专项活动),进一步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金属冶炼行业,以高温金属吊运、煤气安全等高危环节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落实金属冶炼行业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提升行业本质安全水平。城市建设运行,突出城市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工程、燃气管线、地下管道、寄递物流等容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的领域,全面排查分析安全风险。
(三)突出依法监管,着力提升安全生产法治化水平。
一是完善安全生产法规制度。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安全生产和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消防、特种设备、油气管道等行业领域安全地方立法前期调研、论证工作,依法适时修订、完善《安徽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有关安全生产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为维护安全生产秩序提供法治保障。二是加强安全监管执法。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的通知》,出台我省的实施意见,在健全完善法规体系、严格落实责任、创新改进监管执法、严格规范监管执法行为、加强监管执法保障能力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贯彻措施。三是强化基层执法力量。理顺安全监管体制机制,配齐安全专业监管人员,加强监管执法人员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培训,提升安全监管的能力和水平。
(四)突出改革引领,着力创新安全监管体制和方式。
一是健全完善监管机制。规范运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定完善事中和事后监管办法。完善安全评价制度和职业卫生监测检验机构资质认定与管理办法,加强和规范安全评价机构管理,建立安全评价报告公开制度。二是加强重点监管执法。总结推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重点县攻坚克难经验,排查梳理高危行业企业分布情况和近5年来事故发生情况,确定重点地区和生产经营单位,实行跟踪监管、直接指导。三是运用市场机制加强安全监管。理顺安责险与风险抵押金的关系,推动建立社会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安全监管的机制。到2016年底,形成重点高危领域安全生产责任险产品体系相对完备、保险服务覆盖全面、事故预防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的工作格局。四是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诚信约束机制。实施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并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到2016年底,建成企业安全生产违法信息库,并面向社会公开查询。五是实行安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督促地方和企业深入分析容易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行业领域及关键环节,推广非煤矿山分级管理经验,对矿山、化工、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港口、城市轨道交通等高风险行业领域,实行安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六是加强源头监管和治理。严把安全准入关,各类产业园区规划和建设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条件,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五)突出基础建设,着力增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一是提升科技治安能力。强化灾害治理科技攻关、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坚决淘汰落后技术、装备、工艺和产能,充分发挥科技对安全生产的支撑作用。在2015全面启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2016年要积极争取对试点企业的资金及政策扶持,完成试点工作,总结成果,推广经验,鼓励引导企业全面实施机械化、自动化改造。 2017年完善机械化、自动化改造技术标准和准入条件,年底实现危险化学品高危作业场所作业人员减少30%以上,大中型非煤矿山高危作业场所作业人员减少35%以上,小型非煤矿山高危作业场所作业人员减少30%以上。二是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活动,把安全生产的规定、规程和规范化要求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三是深入实施 “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到2016年底,基本建成省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实现各级安全监管机构与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重点生产经营单位之间的业务协同,在企业隐患排查信息、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信息、企业基础数据和安全生产不良信用记录等方面互通共享。四是科学编制规划。紧密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精心编制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五是防控职业病危害。加强高危粉尘、高毒物品等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和前期预防,推进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一体化综合监管执法,推动职业病危害严重企业转型升级和淘汰退出。六是提升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依托省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完善全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信息平台,升级改造现有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和装备。规范建设14个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旅游等应急救援队伍,支持8个区域危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七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扎实开展第15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全面落实《安徽省消防安全公益性宣传教育工作方案》《安徽省道路交通安全公益性宣传教育工作方案》。以农民工、班组长和企业“三项岗位”人员为重点,开展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创建省级安全文化示范企业50个、安全社区50个,夯实全社会本质安全基础。
该局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突出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地区、场所和单位,抓住关键环节。按照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开展安全生产再检查再落实,抓好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加强城市安全严管控严防范,推进应急措施早准备早到位。以更加严谨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效的措施,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和“钉钉子”的精神,真抓实干,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为打造创新型“三个强省”,建设美丽安徽做出新的贡献!
2015年安全月咨询日启动仪式上,安徽省副省长杨振超向道路客运企业代表授“客运安全先锋旗”
企业代表向全省发出安全倡议杨振超在合肥新站区调研安全生产工作全国客运索道(黄山)应急救援演练
安全——我们永恒的旋律
Copyright 2012 新航保险经纪(北京)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35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