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教育 >

一老一小 | 这类人群的交通安全千万不能忽视!

时间:2023-05-31 来源: 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由于年龄和自身判断能力、控制能力等因素影响交通安全意识相对淡薄,危险认知、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容易成为交通事故高发的群体。因此守护“一老一小”的出行安全至关重要!

       守护孩子们出行安全

        5月1916时,辽宁大连。庄河交警大队民警在英楼线巡逻时,发现一辆小型普通客车内人头攒动,民警立即将车拦下,打开车门后,发现该车坐着满满的人,且大部分都是学龄前儿童。经核查,该车核载7人、实载12人,超员5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随后民警对该车驾驶人进行了安全教育,将孩子们全部安全转运,并对驾驶人孙某进行依法处罚。

       守护老年人出行安全

       3月25日,江苏南通。一名76岁的老年人骑电动二轮车由西向东经过某村路口,与此同时,一辆小轿车由南向北也经过同一个路口,由于路口油菜花遮挡造成的盲区,双方都没有注意到对方的存在,直到“嘭”一声撞个满怀才回过神来。

       事故造成驾驶电动自行车的老人重重摔在地上,由于其未佩戴安全头盔,头部受到创伤,久久站不起身。经医院诊断,老人被确诊为“急性颅脑外伤、头皮下血肿”。

       那么老人与孩子如何出行才安全?

       儿童篇

       超员车 不要坐:车辆超员超载,使得大量人员及物品被承载在狭小的空间内,一旦发生危险事故,车内人员会因为空间拥挤,导致无法逃生,错失逃生时机。而让孩子乘坐超员车辆等于把孩子置于危险边缘。请家长关注孩子的出行安全,加强对孩子们的交通安全教育,千万不要让孩子乘坐不安全车辆。

       过马路 斑马线: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没有过街相关设施的,要在确认安全的前提下,快速通过。

人行横道有红绿灯时请按照信号灯的指示通行,要注意“一停、二看、三通过”。在过斑马线时不能猛跑、横冲直撞、忽然加速或中途折返,否则机动车避让不及,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有盲区 不靠近:孩子身形矮小,在汽车周边玩耍或通行时,司机很难看到孩子,存在视线盲区。发生事故率较高的三个静态盲区位置分别是:车头正前方车前侧靠近大灯的位置车辆后方以及大货车存在的动态盲区(即内轮差)。

       安全椅 要用好:家长驾车载孩子出门时,不能让孩子单独坐在或者家长怀抱孩子坐在副驾驶位置,因为副驾驶通常会配备安全气囊,发生碰撞时,瞬间弹出的气囊会对孩子的头部和颈椎造成致命伤害。在此提醒广大家长,未满12周岁的孩子乘坐私家车时,建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并坐在后排位置。此外,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应锁好儿童安全锁。

       骑单车 要足龄:法律明确规定“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必须年满12周岁”,骑行时注意遵守交通规则,车速不要过快,转弯时要提前减速慢行并伸手示意,通过人行横道时应当下车推行。

       保命盔 要戴好:安全头盔,可以保护头部免受外力重创,有效降低事故伤亡风险。家长要以身作则,日常骑行中自己要戴好安全头盔,同时要为孩子购置大小适中、符合认证标准的头盔,并在带着孩子骑行时要为他们系好卡扣,避免出现晃动、松散。

       老人篇

       老年人要牢记

       步行外出时,应走人行道或靠路边行走,避开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过马路时,要走过街设施,并遵守交通信号。

       雨天或夜间出门时应穿颜色鲜亮醒目或带有反光条的衣服,以便引起注意,确保驾驶人能及时采取避让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交通意外的发生。

       谨记“不乘坐货车车厢”、三轮车“严禁载人 载人违法” ,提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选择合法交通工具出行,做到不驾驶、不改装、不乘坐三轮车。

       大车往往存在视觉盲区,因此走路、骑车,切勿在大车前方穿行,遇大车转弯,横向时,保持好安全距离,切勿抢先超越大车,待大车通过后,再通行。

       家人怎么做

       为人子女,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向老人传递正确的交通安全理念,告诉老人出门要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对于年长的老年人特别是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外出,家属一定要陪伴在侧,多加看护,以防发生意外。